设计工具

无效的输入。不支持特殊字符。

应用

AI 成为新 UI:环境型 AI 如何让智能手机体验变得轻松自如

Lily Tian | 2025 年 9 月

您是否曾因需要重新适应操作界面而犹豫是否要更换手机? 或是面对众多雷同的应用程序,忘记自己真正需要哪一个? 为了完成一次旅行,您要打开多少个不同的应用程序来预订酒店、航班、规划路线和跟踪预算? 理想的交互界面理应化繁为简。更改界面时,应丝滑顺畅,实现无感切换。这就是环境 AI 的愿景:让技术隐入后台,让生活更加轻松。如今,一种新模式正在兴起:您只需说话、比划手势,或如常生活,手机就能预判下一步该为您做些什么。想象一下,您打个响指,手机就订好了晚餐——因为它知道您这个周末要庆祝纪念日。虽然这种无缝自动化水平尚未成为主流,但它精准诠释了环境 AI 的本质:这种技术能够预判您的需求并主动采取行动。如今,我们已看到这一方向的初步尝试,比如 Google Assistant 和 OpenTable 这类工具,能根据您的偏好和过往行为推荐餐厅甚至直接预订。未来的方向就是让这些交互变得轻松且直观。这种从“手动控制”到“无感辅助”的转变,正是 AI 成为新 UI(用户界面)的原因所在。

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设备端 AI。当手机真正拥有智能,用户体验会变得即时、个性化,即便在离线状态下也依然畅行无阻。而支撑这一体验的幕后英雄,正是内存。每次实时对话、每次即时翻译、每次主动建议都取决于数据在系统中传输的速度。随着 AI 模型日趋庞大和复杂,更大的内存容量使得它们能够完全在设备端运行,无需将数据发送至云端。  

与此同时,环境 AI 始终在后台安静地工作,这会给电池续航带来压力。这就是为什么低功耗内存至关重要——因为它既能保证这些体验的响应速度,又能延长续航时间。最终实现的效果是:响应更快、功耗更低、隐私性更强。

时代契机:行业格局变化为环境 AI 开辟发展空间

 

环境 AI 步入主流

在近期的三星 Galaxy Unpacked 活动Made by Google Pixel 10 发布会上,两家智能手机巨头介绍了各自对环境 AI 的愿景,即 AI 与日常生活无缝融合的未来。从移动用户体验 (UX) 的角度来看,这种演变意味着:不再是用户去适应界面,而是界面开始主动适应用户。随着环境 AI 成为移动战略的核心,其发展动力不仅来自技术可行性,更源于用户对“自然流畅、响应迅捷、操作轻松”体验日益增长的需求。 

Z 世代正在塑造 AI 的未来

向环境 AI 的转变是否让您感到不安?或者您是否在思考这将对年迈的父母产生何种影响? 选择权始终在您手中:对于偏好传统体验的用户,市场上依然会存在保留熟悉操作模式的手机。然而技术发展总是追随增长型市场,而当前的机遇信号来自 Z 世代。 

作为全球人口结构中的重要群体,Z 世代已展现出惊人的消费潜力。根据美国银行研究院报告,到 2030 年,Z 世代的收入预计将达到 36 万亿美元,到 2040 年将飙升至 74 万亿美元。与前几代人不同,Z 世代成长于能够通过智能手机与社交媒体,几乎即时地获取信息的时代,这使他们成为数字平台的天然原住民。他们期待 AI 能让设备更智能、更个性化、更直观,从而将环境 AI 从“锦上添花”变成“必不可少”。

随着 AI 成为新的 UI,最终胜出的品牌将是那些能提供流畅体验的品牌——让用户忘记技术本身,只记住使用时的美好感受。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下一代内存不仅仅关乎速度与性能参数,更是在智能设备时代占据前沿地位的战略布局。

“AI 成为新 UI”对智能手机的真正意义

 

AI 成为新界面

当 AI 成为界面时,“想到”和“看到”之间的衔接必须让人感觉无缝自然。实现此目标的关键在于两点:速度性能与能效表现。

  • 闪电般的速度:算力部署贴近用户端,能够让对话、视觉识别与场景理解等延迟敏感型交互任务获益。设备端 AI 消除了数据往返数据中心/云端延迟,使交互体验从事务性响应跃升为真正“实时”的感知。

  • 能效至关重要:AI 功能不仅要启动迅速,更要能持续运行,而不会过快耗尽电池电量或迫使系统降速。能效至关重要,因为用户期望其智能助手、翻译工具或相机 AI 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响应,即便处于低功耗或睡眠模式下,也能持续收集数据。
内存是交互引擎

使用 AI 时的每次交互和体验(模型响应速度有多快、对话衔接有多流畅、电池续航有多久)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内存带宽和能效。美光正与主流智能手机制造商及芯片组供应商协同创新,以提供行业前沿内存解决方案,在提升带宽的同时降低功耗。

注意:性能数据基于美光内部预生产测试。实际结果可能因 SoC 平台及散热条件而异。

注意:性能数据基于美光内部预生产测试。实际结果可能因 SoC 平台及散热条件而异。

    • 带宽:美光新推出的 LPDDR5X 内存的最高速度等级达 10.7Gbps,能为现代设备端 AI 模型中的实时词元生成和图像理解提供所需的带宽支持。在使用 Llama 2 的性能评估中,美光将 10.7Gbps 1γ (1-gamma) LPDDR5X 与之前的 7.5Gbps 1β (1-beta) 代产品进行了对比,发现结果如下:
    • 能效:美光的系统级测试显示,在高带宽和日常使用场景下,1γ LPDDR5X 相比 1β 代功耗降低高达 20%。这种能效优势有助于维持 UI 响应速度并延长续航时间,让用户单次充电后能更久地使用 AI 应用程序、享受游戏或观看视频。了解美光在电压调节方面的最新进展:LVDD2H 作为 LPDDR5X 中 VDD2H 供电轨的低电压版本,有助于延长电池续航时间、提升散热性能,并支持设备端智能的快速响应。
       

    更薄、更快、更智能——支持端侧 AI 的美光 1γ (1-gamma) LPDDR5X

    体验美光 1γ LPDDR5X 的强大性能——业界速度超群的移动 DRAM。本演示重点介绍了 LPDDR5X 从 1β (7.5 Gbps) 到 1γ (10.7 Gbps) 的性能跃升,证明在用于加速端侧 AI 时,内存带宽的每一点提升都很重要。美光 1γ LPDDR5X 采用业界更小的封装,支持更快的推理速度、更流畅的用户体验,实现了性能与能效双提升。

    美光 1γ LPDDR5X 简介


    具体而言,更高的内存带宽能够缩短从输入提示指令到模型生成输出/首个词元之间的等待时间;更优能效则意味着,例如在整个通勤期间,您可以持续运行实时翻译工具。 

    为何投资下一代内存对差异化竞争至关重要 

    在设备端 AI 时代,内存已超越技术参数范畴,进阶为战略级赋能要素。设备端 AI 正在重塑用户对手机的期待:即时响应、无缝多任务处理,以及近乎无感的功能体验。满足这些期望不仅仅关乎更快的处理器,还取决于数据在系统中传输的速度与效率。LPDDR5X 等先进内存提供的带宽和能效,使对话式 AI、实时视觉和后台智能功能在移动设备上变得更实用。  

    展望未来 

    用户不会记住模型的大小,但会记得一切都运转顺畅:在设备上实现更快速、更持久、隐私性更强的体验。随着 AI 模型的能力不断增强,应用体验日趋丰富,对内存的需求必将持续攀升。正因如此,美光携手 JEDEC 推进未来内存技术,塑造可提升带宽与能效的创新功能,同时为 LPCAMM 和 SOCAMM 等新兴规格赋能。   

    此外,随着环境智能体验在端侧设备中广泛普及,LPDDR5X 凭借其高性能与能效优化的独特优势,正成为下一代智能手机、智能汽车、AI PC 乃至数据中心部署的理想选择。在美光,我们正在为这一愿景夯实根基,致力于让未来的设备不仅满足用户期待,更能超越期待、重塑想象。探索更多美光设备端 AI 故事:端侧数据从不停歇,美光助力加速其处理进程

    Mobile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ontent Lead

    Lily Tian

    With seve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go-to-market planning and evergreen content development, Lily leads marketing for mobile memory and storage products, as well as advanced tech node launches at Micron. Previously, she was a Marketing Manager at an RTLS (real-time location system) startup, where she gained broad experience across product, digital, and event marketing. Lily holds a Master’s degree in Marketing Innovation from 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.